您现在的位置是:视点 >>正文

打不动美联比特币7标雷息与万美元目否,储加

视点14858人已围观

简介7万美元,这个数字对币圈老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。2021年末比特币创下的历史高点6.9万美元,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的白月光。如今比特币刚从2.5万美元的低谷爬回来,在2.6万美元附近徘徊,行情就像刚下过雨的泥泞小路,走得小心翼翼。倔强的鲍威尔与固执的市场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最近有个大胆预测:无论美联储继续加息还是转向降息,比特币终将重回7万美元大关。这个观点在今年3月硅谷银行暴雷... ...

7万美元,这个数字对币圈老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。2021年末比特币创下的历史高点6.9万美元,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的白月光。如今比特币刚从2.5万美元的低谷爬回来,在2.6万美元附近徘徊,行情就像刚下过雨的泥泞小路,走得小心翼翼。

倔强的鲍威尔与固执的市场

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最近有个大胆预测:无论美联储继续加息还是转向降息,比特币终将重回7万美元大关。这个观点在今年3月硅谷银行暴雷时显得尤为强烈,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美联储的紧缩政策要收场了。但现实总是喜欢打脸,鲍威尔就像个固执的老头,不仅继续缩表,还不断加息,让美债收益率一路飙升。

不过Hayes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虽然美债收益率在涨,但跟美国名义GDP增速比起来,简直是小巫见大巫。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:亚特兰大联储预测三季度GDP增速5.7%,加上3.7%的平减指数,名义GDP增速高达9.4%。这么一算,2年期美债的实际收益率就从5%变成了负4.4%。

经济数据的罗生门

说实话,看到9.4%这个数字,我的第一反应是:你逗我呢?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增速这么猛,比巴菲特几十年的投资回报率还高,这科学吗?我在金融圈混了这么多年,还没见过这么魔幻的数据。但这就是Hayes的逻辑基础,虽然这个亚特兰大联储的预测数据确实有点"画饼"的嫌疑。

现在的市场就像个固执的学生,只盯着美债5.5%的名义收益率,却忽略了背后惊人的GDP增速。这就是为什么资金还在美债里打转,不愿意流向比特币这样的风险资产。Hayes觉得,比特币现在卡在2-3万美元区间,而不是直接冲上7万,就是这个原因。

黎明前的黑暗

不过市场总会觉醒的。你看比特币在美联储这么猛烈的加息攻势下,都没跌回去年1.6万美元的低点,这不就很说明问题吗?我常常跟投资者说,金融市场的认知滞后就像北京早高峰的地铁,虽然拥挤但总会慢慢前进。等大家都反应过来美债实际收益率为负这个事实,不管美联储怎么折腾,比特币迟早要回到7万美元的巅峰。

说实话,作为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太了解市场的这种"后知后觉"了。就像2017年大家都觉得比特币1万美元是天价,结果呢?现在回过头看,那不过是山脚下的小土坡罢了。这次7万美元的目标,或许也只是比特币征程中的一个驿站而已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Hyperliquid:一个草根项目如何逆袭成为DEX巨头?

    视点

    加密货币圈子的残酷众所周知,90%的项目活不过三年。但Hyperliquid这个"愣头青"却用不到两年时间,硬生生在DEX战场杀出一条血路。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突破万亿交易量时,说实话,下巴都快惊掉了。这不是简单的运气好,而是一个教科书级的创业故事。一、差异化生存:不跟风才是真聪明记得2023年那会儿,整个圈子都在跟风搞Layer-2扩容,活像个复读机大会。Hyperliquid的CTO当时跟我喝咖啡... ...

    视点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在香港做链游生意,这些法律红线千万别踩!

    视点

    说实话,现在国内的链游市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很多号称"区块链游戏"的项目,玩起来跟传统手游没啥区别,难怪被玩家吐槽是"伪链游"。这不,最近不少游戏创业者都在打听:要不我们把项目搬到香港试试?第一步:搞清要不要拿金融牌照我跟律所的同事们讨论过好多次这个问题。结论很简单:基本用不着。为什么呢?咱们掰开揉碎说说。想象一下,你在游戏里打怪爆了个稀有的NFT装备,想变现怎么办?肯定不是在游戏里直接交易对吧?... ...

    视点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谁将成为Layer2赛道的最终赢家?ZK Rollup的差异化探索

    视点

   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领域深耕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以太坊已经在第一层公链大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太坊已经完美无缺。恰恰相反,随着用户量的激增,这个"数字王国"正面临着严重的拥堵问题。以太坊的成长烦恼记得2017年我第一次使用以太坊时,转账费用只需要几美分。而现在,动辄十几美元的Gas费已经成为常态。这就像是在纽约市中心开车,高峰期寸步难行。以太坊最初的设计就像是一座独栋别墅,所有功能... ...

    视点

    阅读更多